• 商品描述

文件说明

资料名称:【古籍】清初荷兰东印度公司访华纪实含版画(顺治12年古本)

页数;
500余页 

格式PDF

发送方式:邮箱或百度网盘链接  

付款方式:推荐网站扫微信支付宝付款码付款、加微信付款(bookchina188)

其他付款方式(QQ:2549499406)

 

内容介绍

本店古籍,大多来源于为世界各地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文物,画面清晰,细节清楚,复原度高,直面历史原貌,十分稀有十分珍贵。
 

1655年(清顺治12年)尼霍夫(Jean Nieuhoff)随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到中国访问。他将从澳门经过广州、虎门、黄埔、杭州、南京、九江、芜湖、扬州、通州、天津到北京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国后编成此书。书中大量篇幅及版画详细介绍17世纪清帝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景、建筑习俗、礼仪服饰等。

 

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荷兰、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纷纷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竞相以各自方式绕过好望角,开拓全球性海洋贸易,寻找他们在亚洲贸易,尤其是中国贸易中的机会。

从1647年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便不断派遣代表团、使节团到中国谋求自由贸易的机会。1655年7月14日,巴达维亚城总督以德·豪伊尔(Pieter de Goyer)为正使,凯瑟尔(Jacob Keyzer)为副手,组共16人,第一次以使节团的形式出访中国。虽然本次的出使因葡萄牙人和耶稣会士的阻挠,并未达到获得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机会这个目的,但却为留下了这部《L’Ambassade de la Companie Orientale des Provinces Unies vers L’Empereur de la Chine , ou Grand Cam de Tartarie》,中译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又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节出使鞑靼可汗,即现今中华帝国》。

本书作者尼霍夫(Jean Nieuhoff)便在这个使节团中。尼霍夫是荷兰著名商人、探险家,首位驻北京大使,曾经做过绘图员及水手。其绘制的铜版画对西方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被认为是“东方画家”。

在使节团中,尼霍夫任管事一职。他根据亲身经历及耶稣会士的相关材料,写成本书。荷文版于1665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设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出版中心出版,同年即被法国翻译家Jean la carpentier译成法文出版。

书中尼霍夫用了大量的篇幅及版画详细介绍十七世纪大清帝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景、建筑、习俗、礼仪、服饰,以及茶、瓷器、刺绣等中华特色物产,沿途经过澳门、广州、虎门、黄埔、杭州、南京、九江、芜湖、扬州、通州、天津、北京等地。他在书中还提到了广东藩王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的接待;提到朝拜的顺治帝是一个“年轻的男子,皮肤很白,中等身材……穿着像是用黄金织成的衣服”;也提到了汤若望用德语与他们交谈。更是用惊讶及欣赏的心情提及阳光照耀下的紫禁城无以伦比的美丽,以及南京大报恩寺宝塔红、黄瓷砖镶嵌的塔顶,及塔檐下微风中不断玎玲的檐儿铁。

 



返回顶部
888-6666-8888周一至周六9:00-21:00联系在线客服